|
 |
定價:450元 售價:250元 |
|
|
|
|
專輯介紹 |
每年的農曆11月15日是巴宰族過年祭祖的日子,這時族人會演唱ayan(阿湮)。根據目前在四庄年長的巴宰族人描述,過去演唱ayan時有舞蹈,在舞蹈時圍成圓形,一面緩慢向右回轉,一面唱歌,在正中央燒火並敲打銅鑼……。本輯以音樂紀實,邀請您加入已消失的巴宰族祭祖之舞。
專輯中收錄13首埔里四庄巴宰族...
每年的農曆11月15日是巴宰族過年祭祖的日子,這時族人會演唱ayan(阿湮)。根據目前在四庄年長的巴宰族人描述,過去演唱ayan時有舞蹈,在舞蹈時圍成圓形,一面緩慢向右回轉,一面唱歌,在正中央燒火並敲打銅鑼……。本輯以音樂紀實,邀請您加入已消失的巴宰族祭祖之舞。
專輯中收錄13首埔里四庄巴宰族民歌,包括傳統祭典上的歌謠Ayan、傳統童謠等,保存了牛眠山92歲婦人林阿雙的歌聲,以及多位60餘歲老人的歌聲,對已經近乎消失的巴宰族民歌而言,更顯典藏價值。
巴宰族是台灣南島民族之一。他們的原始社群中心在現在的豐原附近,以大甲溪左右為中心,地理分布頗廣,在日治時代尚有九社。可惜在原居地已經沒有族人能說自己的母語,也不會唱傳統的歌謠了。清朝道光五年(1825),部分巴宰族人遷移到埔里盆地,幸而他們至今還保存一些母語文化,包括傳統歌謠。現存的兩種方言都可以在埔里採集得到;一稱pazeh,主要在愛蘭,另一稱kaxabu,在牛眠山、守成份、大湳、蜈蚣崙等四庄。本專輯所收錄的傳統歌謠,主要是在四庄採錄的。
從歌詞和曲調看來,巴宰族四庄的傳統歌謠可以分為以下這三大類:
第一、 根源歌曲ayan、搖籃歌、飲酒歌、詞、曲都是巴宰族的,歌詞卻都是當代的人所作的,因詞沒有什麼艱深難懂的地方。隨著唱者的母語能力,歌詞也可能稍作改變。其中當以ayan的曲調最為典雅古老,歌詞的內容涉及族群來源的傳說。搖籃歌和飲酒歌都反應傳統巴宰族的狩獵和農耕生活。
第二、 情歌、工廠歌等都是巴宰族曲調,都是七個音節一句,有時加插一些沒有什麼意義的虛詞。
第三、 長工歌的曲調和歌詞都是漢人的。
巴宰族歌謠文獻記載最早可見的是清代黃叔璥著《台海始槎錄》中的番歌。有樂譜記載的是台語聖詩中收錄的二首歌謠和呂炳川發表的「巴宰族開國之歌」。根據呂炳川先生的說法,巴宰族的歌謠完全以這種曲調來唱不同的歌詞,可形成不同的歌,如「讚楊祖先之歌」、「開國之歌」、「迎新年之歌」……,基本上是五聲音階。
所採錄的歌謠大略分為兩種:一為以傳統母語所唱的歌謠,主要是傳統儀式之歌Ayan的採集,共有四首及一首搖籃歌,其中潘永歷與潘英嬌所唱的Ayan是其父潘郡乃於1973年改編成教會的讚美詩。二為以語言閩南語唱巴宰調的歌謠,共有四首:菱角開花在深潭、內山出有大叢杉、頭戴一頂破圭笠、長工歌。由於埔里的巴宰族,年紀在五十歲以上者,對傳統過年時唱的Ayan猶有記憶,對其旋律還能哼唱;以閩南語唱的平埔調如「山歌」或是「四季春」之類的「姓潘的歌」,是四十歲以上的四庄人普遍會唱的歌。所以此次所採錄的這些歌謠都是具代表性的。 |
|
|
|
|
歌曲 |
專輯 |
售價(元) |
點歌 |
試聽 |
購買 |
1 |
|
|
25 |
|
 |
 |
2 |
|
|
25 |
|
 |
 |
3 |
|
|
25 |
|
 |
 |
4 |
|
|
25 |
|
 |
 |
5 |
|
|
25 |
|
 |
 |
6 |
|
|
25 |
|
 |
 |
7 |
|
|
25 |
|
 |
 |
8 |
|
|
25 |
|
 |
 |
9 |
|
|
25 |
|
 |
 |
10 |
|
|
50 |
|
 |
 |
11 |
|
|
25 |
|
 |
 |
12 |
|
|
25 |
|
 |
 |
13 |
|
|
50 |
|
 |
 |
|
|
|
延伸專輯介紹 : |
|
|
|
風潮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muziU © Wind Music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 (正式營運:2009/03/13)
聯絡地址:台北縣23141新店民權路130巷14號5樓;客服專線:02-2218-5881#611 或 612;客服信箱:muziu@windmusic.com.tw |
| 建議瀏覽器版本IE7.0以上/解析度:1280X1024
下載最新FLASH播放軟體 | 下載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軟體 | 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