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定價:270元 售價:225元 |
|
|
|
|
專輯介紹 |
太平洋島國的文化概念裡,時間並不總是直線前行,或許更像編織的紐帶交錯相連。
以台灣為起點,邁向太平洋諸島;歷時七年,阿洛在歌聲與跳島行旅之間不斷探索、來回修正關於南島認同的思考,從而開啟音樂、甚至跨島電影的想像。阿洛以Pangcah的身分,透過耆老口傳的神話與音樂人的氣息,回到祖先走過的古老航...
太平洋島國的文化概念裡,時間並不總是直線前行,或許更像編織的紐帶交錯相連。
以台灣為起點,邁向太平洋諸島;歷時七年,阿洛在歌聲與跳島行旅之間不斷探索、來回修正關於南島認同的思考,從而開啟音樂、甚至跨島電影的想像。阿洛以Pangcah的身分,透過耆老口傳的神話與音樂人的氣息,回到祖先走過的古老航路。
「這一路,音樂就是一條路,像祖先曾經航行的紋路一樣。」
Sasela’an的中譯同時具有「氣息」和「生命」的意義;而radiw(歌)在Pangcah的文化中,自古就背負著乘載神話、歷史、地景的使命。
而在泛太平洋島國的航海傳統裡,「歌」往往記錄著星象和方位,是指向島嶼的路徑,也是船隻的航海指南。用氣息唱出radiw,人便有了方向,與萬物就產生連結,這當中蘊含著對於生命的純粹喜悅。
這張和南島音樂家跨界合作的專輯,radiw做為一場生命交換的儀式,牽引著橫跨太平洋島嶼的記憶與情誼——歌聲像是航行的紋理,又像浪潮,綿延不絕往島嶼發散。為專輯撰寫的史詩則成為另一條回溯Pangcah認同的支線,也觸及了許多關於土地和殖民等南島民族的共同議題。這場面向太平洋的音樂流浪,許多提問在南島音樂家的器樂與合聲裡得到回應。
《Sasela’an 氣息》的發想始於拍攝紀實節目《吹過島嶼的歌》期間與紐西蘭毛利音樂人Horo的相遇——阿洛第一次嘗試毛利人的hongi(碰鼻禮),對象就是Horo。談到碰鼻交換氣息的意義,Horo描述:「此時此刻,我們的靈魂透過氣息的交換,確認了彼此的生存領域、山川以及氏族。」深受Horo的描述觸動,阿洛幾乎在當下就完成專輯同名曲,將南島音樂納入編曲的調性不久便拍板定案。島國的氣息接著將阿洛吹往下一段旅程。
赴澳洲錄製專輯時,阿洛無意間從合作的南島音樂家口中得知:凝視的「眼睛」、聆聽的「耳朵」、悲傷的「淚水」、指引方向的「這裡」和「那裡」,在彼此的語言中幾乎一致,簡短的詞彙中彷彿可以聽見隱藏千年的航海線索:歷經跨越太平洋的族群遷徙、語言演變到殖民壓迫,南島最深層的文化核心裡,有些事物似乎被溫柔地保存下來。這段插曲於專輯中化為朗朗上口的〈itini itira〉(這裡、那裡),阿洛與來自復活節島的Yoyo、紐西蘭毛利的Horo、索羅門群島的Charles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的Ben合作,這首十分鐘內即完成曲目,看似簡單卻充滿力量。
旅程尾聲,阿洛以Pangcah母語和多變的編曲寫下飄洋過海的島嶼記行。
亦如氣息的交換,南島音樂人以器樂或合唱回應彼此的身分追尋。即便因當代海域的制定,跳島航行被迫中止,吟唱聲中依然可以聽見浩瀚星空下的航海故事。只要歌聲繼續傳唱,漂泊的船隻就有停靠的終點,那裡就有島嶼。 |
|
|
|
|
歌曲 |
專輯 |
售價(元) |
點歌 |
試聽 |
購買 |
1 |
|
|
50 |
|
 |
 |
2 |
|
|
25 |
|
 |
 |
3 |
|
|
25 |
|
 |
 |
4 |
|
|
25 |
|
 |
 |
5 |
|
|
25 |
|
 |
 |
6 |
|
|
25 |
|
 |
 |
7 |
|
|
25 |
|
 |
 |
8 |
|
|
25 |
|
 |
 |
|
|
|
延伸專輯介紹 : |
|
|
|
風潮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muziU © Wind Music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 (正式營運:2009/03/13)
聯絡地址:台北縣23141新店民權路130巷14號5樓;客服專線:02-2218-5881#611 或 612;客服信箱:muziu@windmusic.com.tw |
| 建議瀏覽器版本IE7.0以上/解析度:1280X1024
下載最新FLASH播放軟體 | 下載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軟體 |  |
|
|